Wikipedia zawiki https://za.wikipedia.org/wiki/Yiebdaeuz MediaWiki 1.45.0-wmf.4 first-letter 媒体 特殊 讨论 用户 用户讨论 Wikipedia Wikipedia讨论 文件 文件讨论 MediaWiki MediaWiki讨论 模板 模板讨论 帮助 帮助讨论 分类 分类讨论 TimedText TimedText talk 模块 模块讨论 Benjamin Franklin 0 10484 42710 41925 2025-06-13T00:09:27Z InternetArchiveBot 8820 Rescuing 1 sources and tagging 0 as dead.) #IABot (v2.0.9.5 42710 wikitext text/x-wiki '''Benjamin Franklin'''(1706 nienz 1 nyied 17 hauh - 1790 nienz 4 nyied 17 hauh),seng youq Boston Massachusetts Meijgoz. De dwg mizmingz dih cwngcigya、gohyozgya、bohyaenq、bouxgeiq、cozgya、bouxsienh, lij dwg vaiqgyaugya caeuq farmingzgya. De camgya le haujlai vwnzgen youqgaenj dih bienraiz, caemh dandang Meijgoz youq Fazgoz dih daihsawj, ceng'aeu Fazgoz cihciz Meijgoz daeuj duzliz. 班傑明·富蘭克林曾經進行多項關於[[電]]的實驗,並且發明了[[避雷針]]。他還發明了雙焦點眼鏡,蛙鞋等等。班傑明·富蘭克林是[[共濟會]]的成員,被選為[[英國皇家學會]]院士。他亦是[[美國]]首位[[邮政]]局长。 == 先祖 == [[File:Franklin - ita, 1825 - 766672 R.jpeg|thumb|Franklin, 1825]] 班傑明·富蘭克林的父親若西亞·富蘭克林({{lang|en|Josiah Franklin}})生於[[1657年]],是[[英格蘭]]北安普顿郡的一個[[鐵匠]]家庭之子。母親艾比亞·富爾家({{lang|en|Abiah Folger}})則是在[[1667年]]時出生於一[[麻薩諸塞州]][[波士頓]]的學校教師家庭。若西亞·富蘭克林於[[1677年]]年在英格蘭首次結婚,生下數名兒女後,在[[1683年]]舉家離開英格蘭移居[[波士頓]],以售賣雜貨為生。之後他首任妻子去世,再娶的妻子艾比亞在[[波士頓]]生下本傑明·富蘭克林。 == 早年 == 班傑明·富蘭克林是他父親十七名子女中最小的兒子。他上學至十歲,十二歲時在他兄長的出版社當學徒。十七歲時出走到[[費城]],數月後到[[倫敦]],在一家[[印刷廠]]內工作。後來在一名商人幫助下回到[[費城]],成立了他自己的印刷公司,出版報紙,並且發表自己的文章,在當地的社會中得到相當的尊重。之後他出版的一本箴言書籍,令他大受歡迎。 [[1731年]]班傑明·富蘭克林與其他人合力組建了[[費城]]的第一家公共[[圖書館]]。[[圖書館]]收藏的書籍包括[[神學]]、[[歷史]]、[[文學]]、[[科學]]等;之後北美各城市亦效法建立;對北美各地人民的啟蒙起了不少作用。 [[1736年]]班傑明·富蘭克林組建了北美第一隊志願[[消防隊]]。 [[1740年]],班傑明·富蘭克林與Deborah Read以[[普通法婚姻]]([[:en:Common-law marriage|Common-law marriage]])關係結合。富蘭克林與Deborah Read在[[1724年]]曾訂過婚,因為女方家長反對而未能實現,Read另嫁他人。後來Deborah Read被丈夫遺棄,其夫從此不知下落,依照當時法律,Read一輩子沒有再婚的自由。因此班傑明·富蘭克林與Deborah Read終身不能循合法形式成為夫妻。 但是班傑明·富蘭克林另有一名私生子William Franklin,在與Read結合前就已存在,生母不詳,後來Deborah Read及班傑明·富蘭克林將其撫養長大。 == 中年 == 班傑明·富蘭克林[[1743年]]開始籌備一家學院,八年後學院成立,即為[[賓夕法尼亞大學|賓州大學]]的前身。與此同時,他開始研究電及其他科學題目。 [[文件:BenFranklin_Waterspout_1806.jpg|thumb|180px|right|班傑明·富蘭克林發表關於龍捲風的論文內的插圖]] [[1748年]],班傑明·富蘭克林退出了他的印刷生意,不過他仍然能從他的合夥人手中分得印刷店可觀的利潤,亦因此有時間進行他各樣發明和研究,當中包括了他對電的研究。他發現電荷分為「正」、「負」,而且兩者的數量是守恆的。[[1752年]],富蘭克林進行了一項著名的實驗:在雷暴下放風箏,示範證明「雷電」是由電力造成。這是一項非常危險的試驗,事實上,同時期有其他科學家進行類似的實驗時被電殛死亡。至今不少人對於班傑明·富蘭克林當年是否真的進行了這樣的實驗,或實驗到底是如何進行,仍然表示有懷疑。但沒有疑問的是班傑明·富蘭克林發明了[[避雷針]];[[皇家學會]]亦為表揚富蘭克林對電的研究,在[[1753年]]選他為院士。 除了研究[[電]]以外,班傑明·富蘭克林對[[氣象學]]亦有所貢獻。為了替他的報章尋找新聞,他經常到[[農夫]]市場去收集消息。他發現[[風暴]]經常在某地出現,然後在別的地方亦有風暴。他相信兩者可能其實是同一個[[風暴]],因此提出[[風暴]]會移動,最後衍生了日後出現的[[天气预报|天氣分析]]、[[天氣圖]],改變了單純依靠一地預報的方法。 [[1751年]]班傑明·富蘭克林在[[賓夕法尼亞州]]成立了一家[[醫院]]。這[[醫院]]日後成為全[[美國]]的首家醫院。 班傑明·富蘭克林同時是一名出色的公職人員。不過他亦因為曾以權力替親人謀求進昇,使他的公務生涯蒙上污點。他最重要的政治成就包括改革北美的郵政系統,以及出任[[外交]]職位,分別代表北美殖民地與宗主國英國打交道,以及之後出使法國。 [[1754年]],他率領[[賓夕法尼亞州]]代表參加在[[紐約州]][[奥尔巴尼 (纽约州)|奥尔巴尼]]舉行的殖民地大會,提出各殖民聯合的計劃。雖然當時計劃沒有被接納,但當中的不少內容之後被放進了[[美國憲法|美國的憲法]]內。[[1757年]],他代表[[賓夕法尼亞州]]人到英國向英王陳述,居住了五年,期間向[[英國]]人民及政府官員闡述了[[殖民地]]的狀況和意見。[[牛津大學]]因為他在科學的成就,在這段時間頒贈他榮譽博士學位。他亦是在這段時間為William Franklin奔走,使他成功當上[[新澤西州]]的州長。 == 晚年 == [[文件:Benjamin Franklin 1767.jpg|thumb|本杰明·富兰克林画像,由[[戴维·马丁]](David Martin)于[[1767年]]创作]] [[1764年]]班傑明·富蘭克林再度代表[[賓夕法尼亞州]]到英格蘭。在[[倫敦]]時他力主反對[[1765年]]的印捐法案。但是班傑明·富蘭克林同時為他的私交朋友取得美洲印捐代理人的職位,令他的誠信及民眾支持度大為受損。一般相信這次[[利益衝突]]事件令班傑明·富蘭克林在日後再沒有當上更高民選職位。縱使他成功令這法案得到取消,公眾對他的支持已不再復返。但他仍然為美洲殖民地效力,在美國革命前替殖民地向英國陳情。這亦導致了班傑明·富蘭克林和他效忠英王的私生子William Franklin決裂。 [[1767年]],班傑明·富蘭克林到法國,受到法國人的熱烈歡迎。[[1775年]]3月,从英国伦敦回到美国。回到[[費城]]以後,他獲選為[[大陆会议|大陸國會]]的成員,協助起草《[[美國獨立宣言]]》。[[1776年]],富蘭克林被派到法國任代表美國的專員,一直至[[1785年]]。其間他很受法國社會各階層的歡迎,有些富有的法國家族甚至流行以他的畫像裝飾畫廊。班傑明·富蘭克林出使法國十分成功,取得對初生美國非常重要的法、美軍事同盟,以及談判簽訂了[[1783年]]的《[[1783年巴黎條約|巴黎條約]]》。當班傑明·富蘭克林在1785年回到美國時,他對美國獨立作出的貢獻只在[[喬治·華盛頓|華盛頓]]之下。 班傑明·富蘭克林亦是反對蓄奴的先驅。他從法國回國不久後即成為一個反對[[奴隸制]],尋求釋放被非法禁錮的黑人的組織主席。 [[1787年]],已經退休的班傑明·富蘭克林出席了修改美國憲法的會議,成為唯一同時簽署美國三項最重要法案文件的建國先賢。這三份文件分別是:《[[美國獨立宣言|獨立宣言]]》,《[[1783年巴黎條約]]》,以及1787年的《[[美國憲法]]》。在這一年,富蘭克林捐款修建了以他命名的[[富兰克林·马歇尔大学]]。 較少人知道的是,雖然班傑明·富蘭克林是著名的[[美國]]建國元勳,但在[[美國]]革命開始以前,他主要是作為外交人員,亦曾經強烈反對革命。只有在[[英國]]不可能在美洲殖民地維持統治的時候,他才成為獨立運動的熱切支持者。直至[[1780年]],他仍然考慮願意容許[[英國]]保持對美洲的主權,以換取殖民地的高度自治。 == 逝世後 == 富蘭克林在[[1790年]][[4月17日]]逝世,與其妻合葬在费城Christ Church的墓地。 由於[[1928年]]以後每張[[美元|百元美鈔]]上都印有班傑明·富蘭克林的肖像,再加上美元身為世界主要流通貨幣的重要性,導致班傑明·富蘭克林的長相廣為世界各地不少人所熟悉。 在[[美國在線]]于2005年舉辦的票選活動《[[最偉大的美國人]]》中,富蘭克林被選為美國最偉大的人物第五位<ref># {{Cite web |url=http://dsc.discovery.com/convergence/greatestamerican/greatestamerican.html%20The%20Greatest%20American%20page%20on%20The%20Discovery%20Channel http://dsc.discovery.com/convergence/greatestamerican/greatestamerican.html | title= The Greatest American page on The Discovery Channel |author= |date= |publisher= |language= 英語 |accessdate= 2012年2月5日 |quote= }} </ref>。 班傑明·富蘭克林在大部分的情況下吃素,但有時仍會食用少數魚肉產品,因此不能算是純粹的[[素食]]者。他吃素的原因,一來是反對將動物做為食物原料,二來是為了健康理由,三來是想要省錢買書,因為在當時蔬菜的價錢較魚肉便宜。 == 發明和科學調查 == 富蘭克林是一個让人惊奇的發明家。 他擁有許多作品,像[[避雷針]],玻璃[[harmonica]](一種玻璃樂器,容易與金屬口琴混淆),[[富蘭克林爐]](新式火爐),[[雙焦距眼鏡]]和[[導尿管]]等等 。 富蘭克林從來沒有將他的發明申請專利,在他的 自傳中 他寫道,「...因為我們享有很大的優勢,從他人的發明,我們應該感到高興的就是有一個機會為他人服務,我們在這一點,應該做的自由,且慷慨的。」 他的發明還包括社會創新,如讓愛傳出去(paying forward) 。富蘭克林的魅力與創新可以被看作是無私的,他說,他的科學發明是要用於提高效率和人類進步。 例如,藉由他發明的[[印刷機]],加速了[[新聞]]服務的傳播速率。 == 美德、宗教和個人信仰 == 富蘭克林強調:唯有當人民是貞潔的,新共和國才可能生存。他的一生便在探索這[[公民]]角色與個人美德之間的關係,就像Poor Richard所表達的[[箴言]]一樣。他認為:有組織的宗教,需留有好男人及他們的同胞,但他自己卻很少出席禮拜。當富蘭克林在[[巴黎]]會見了[[Voltaire]],便請這位了不起的傳道士保佑他的孫子,Voltaire用英文說了「上帝和自由」,並加上這句話-「這是致贈給富蘭克林先生的孫子唯一適當的祝福」。 富蘭克林的雙親皆為虔誠的[[清教徒]],他們加入了[[波士頓]]最自由的清教徒們所參加的Old South Church(古老的南方教堂),富蘭克林也於1706年在那裡受[[洗禮]]。他的父親是位貧困可憐的雜貨商,擁有一本Bonifacius的拷貝書,書名為:做好你的文章(Essays to Do Good~by Cotton Mather and preacher),這本書便對富蘭克林的人生產生了關鍵性的影響。富蘭克林的第一個筆名:Silence Dogood-被Mather賦予尊敬及不到的意味。書中亦提及:成立志願協會對社會的好處,因為從Cotton Mather身上,富蘭克林得知成立這個協會將會對社會產生貢獻,但富蘭克林的組織技能才是影響美國人忍讓個性的最主要因素。 富蘭克林在1728年公開了他的信仰並出版了這本書,書中並未提及諸多清教徒們的思想,像救世、地獄、[[耶穌]]的神威等等。他也在1776年的自傳中澄清,自己身為一位自然神論者,仍然保有著對上帝的堅強的信念:道德善良的人們及清教徒對美國獨立的責任。(它便是富蘭克林在1787年6月的憲法大會中,告訴人們每日禱告詞的實踐內容。) 在First Great Awakening(第一大覺醒)[http://en.wikipedia.org/wiki/First_Great_Awakening]期間,富蘭克林對於福音派長老George Whitefield來說,是一個熱心的支持者。富蘭克林並不強力支持Whitefield的理論,但對於「藉由做好事來規勸人們崇拜上帝」這部分,他卻是敬仰Whitefield的。富來克林出版了Whitefield所有的佈道和日誌,也因此促進了Great Awakening(大覺醒)[http://en.wikipedia.org/wiki/Great_Awakening]。 當富蘭克林停止去教會後,他在他的自傳中寫道: 星期天是我學習的日子,而且我未曾懷疑過,就像:神的存在-祂創造了這個世界,並以祂的遠見來治理,最令人接受的服務,便是對人類做些有益的事;我們的靈魂是不朽的,不論現在或未來,所有的罪犯都將受到懲處,而堅貞的美德都將受到讚賞。 == 参考文献 == <div class="references-small"> <references></references> </div> == 外部鏈接 == === 生平傳记和引導信息 === * [https://web.archive.org/web/20030704024551/http://www.time.com/time/2003/franklin/bffranklin.html 特别報道:公民本傑明的最大的美德(Citizen Ben's Greatest Virtues)] 美国时代周刊 * [https://web.archive.org/web/20100316174915/http://tigger.uic.edu/~rjensen/franklin.htm Guide to Benjamin Franklin] By a history professor at the University of Illinois. * [https://web.archive.org/web/20100324224313/http://www.pbs.org/benfranklin/ '''班傑明·富蘭克林''':一个非凡的生活(An extraordinary life)] PBS * [http://www.ushistory.org/franklin/ '''班傑明·富蘭克林'''和電(The Electric Benjamin Franklin)] ushistory.org * [https://web.archive.org/web/20120502102128/http://www.english.udel.edu/lemay/franklin/ Benjamin Franklin: A Documentary History] by J. A. Leo Lemay * [https://web.archive.org/web/20100329102410/http://www.colonialhall.com/franklin/franklin.php Benjamin Franklin 1706-1790] 傳记文本 : Rev. Charles A. Goodrich, 1856 * [https://web.archive.org/web/20100330185341/http://www.gigmasters.com/armonica/benfranklin.html '''班傑明·富蘭克林''':音樂家和發明家] Cecilia Brauer === 在線班傑明·富蘭克林的寫作 === * [https://web.archive.org/web/20100928051438/http://www.yale.edu/franklinpapers/indexintro.html Yale edition of complete works] * {{gutenberg author| id=Benjamin+Franklin | name=Benjamin Franklin}} * [http://literalsystems.org/abooks/index.php/Audio-Book/DialogueBetweenFranklinAndTheGout "Dialogue Between Franklin and the Gout"] Creative Commons audio recording. * [https://web.archive.org/web/20100323184145/http://www.aip.org/history/gap/Franklin/Franklin.html Letter IV: Farther Experiments] [https://web.archive.org/web/20090930103458/http://www.aip.org/history/gap/PDF/franklin_letterIV.pdf pdf] and [https://web.archive.org/web/20100323184145/http://www.aip.org/history/gap/Franklin/Franklin.html Letter XI: Observations in electricity] [https://web.archive.org/web/20090930103507/http://www.aip.org/history/gap/PDF/franklin_letterXI.pdf pdf] * [http://www.tufts.edu/as/wright_center/fellows/bob_morse_04/ A Comprehensive Collection of Franklin’s Electrical Works: The Electrical Writings of Benjamin Franklin] Collected by Robert A. Morse (2004) * [http://www.ftrain.com/franklin_improving_self.html Franklin's 13 Virtues] Extract of Franklin's autobiography, compiled by Paul Ford. * [http://digitalcommons.unl.edu/libraryscience/25/ The Constitutions of the Free-Masons (1734). An Online Electronic Edition.] <nowiki>[</nowiki>pdf only<nowiki>]</nowiki> Edited and published by Franklin. * [https://web.archive.org/web/20081228042858/http://public.gettysburg.edu/~tshannon/his341/colonialamer.htm Poor Richard's Almanac']《穷查理历书》 * [https://web.archive.org/web/20090821230120/http://sln.fi.edu/franklin/family/lastwill.html Franklin's Last Will & Testament] Transcription. * [https://web.archive.org/web/20070928011209/http://www.historycarper.com/resources/twobf2/articles.htm Articles of Belief and Acts of Religion] * [http://teachingamericanhistory.org/library/index.asp?document=470 To the Royal Academy of * * * * * (c. 1781)](Satirical writing on [[flatulence]]) ==== 班傑明·富蘭克林的自傳 ==== * [http://www.ushistory.org/franklin/autobiography/index.htm The Autobiography of Benjamin Franklin] [http://www.ushistory.org/franklin/autobiography/singlehtml.htm Single page version]。ushistory.org * [http://www.gutenberg.org/etext/148 The Autobiography of Benjamin Franklin] Project Gutenberg * [http://librivox.org/the-autobigraphy-of-benjamin-franklin-ed-by-frank-woodworth-pine/ The Autobiography of Benjamin Franklin] LibriVox recording {{Wikiquote}} {{Commons|Benjamin Franklin|'''班傑明·富蘭克林'''}} {{start box}} {{succession box|首任|[[理查德·貝奇]]|[[美國郵政部長]]|[[1775年]]-[[1776年]]}} {{succession box|[[約翰·迪金森]]|[[托馬斯·米夫林]]|[[賓夕法尼亞州州長]]|[[1785年]]-[[1788年]]}} {{end}} {{啟蒙時代}} {{法國大革命}} {{DEFAULTSORT:Franklin, Benjamin}} [[分类:科普利獎章獲得者]] [[分类:英國皇家學會院士]] [[分类:俄羅斯科學院院士]] [[分类:美国科學家]] [[分类:绅士科学家]] [[分类:美國博學家]] [[分类:美國憲法簽署人]] [[分类:美國獨立宣言簽署人]] [[分类:賓夕法尼亞州州長]] [[分类:美國邮政部长]] [[分类:大陸會議代表]] [[分类:美國獨立戰爭人物]] [[分类:美国政治人物]] [[分类:美國駐瑞典大使]] [[分类:美國駐法國大使]] [[分类:美国外交官]] [[分类:美國音樂家]] [[分类:美國慈善家]] [[分类:美國作家]] [[分类:美國記者]] [[分类:美国发明家]] [[分类:美国图书馆学家]] [[分类:共濟會會員]] [[分类:美國政治]] [[分类:美國歷史]] [[分类:賓州大學]] [[分类:鈔票]] [[分类:美國素食主義者]] [[分类:美國基督教人士]] [[分类:英格蘭裔美國人]] [[分类:費城人]] [[分类:波士頓人]] f1cx6qd3bc9j6dj99u876vwc3kn4s7i